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我校最早的三个系之一——电子工程系发展而来,现有两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1个。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个工程硕士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电子技术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室、通信技术教研室、电工教研室、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9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23人,硕士生导师20人。教师中入选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沈阳市优秀教师1人,沈阳市技术能手1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教师6人,校优秀青年教师5人。此外还聘请校外兼职教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6人。
学院具有优质的实践教学条件,拥有“辽宁省空天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辽宁空天信息处理与应用中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拥有“辽宁省电工电子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辽宁省航空电子与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两个省级教学平台。实验中心总面积3500多平米,包括电工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模电实验室、数电实验室、电子综合实训室、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EDA实验室、射频与微波实验室、遥控遥测实验室、DSP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EMC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导航实验室、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等。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航集团航空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沈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基础科研项目,同时承担多项中航集团及地方企业的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到款1000多万。公开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近年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得优异成绩。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1项,省一、二、三等奖30多项;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二等奖20多项;飞思卡尔全国智能车竞赛省一、二、三等奖20多项;全国“互联网+”竞赛辽宁省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专业介绍
n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以“航空电子”为主要特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内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择业、就业面宽,就业率高,可在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各类公司及政府机关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信息传输、交换、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子测量及自动化控制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开发与应用;通信设备设计、应用及维护;数字信号处理和故障诊断技术应用;雷达、导航及电子对抗;计算机系统维护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应用等工作。
n 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强特色”的教育理念,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大工程素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通信、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内从事研究、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良好发展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信息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开发、管理、维护与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能力;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设计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EDA实验室

嵌入式实验室

电工实验室

学生去实习基地参观与实习1

学生去实习基地参观与实习2

学生实习基地

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