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学院

低空经济学院是学校为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辽宁航空强省建设的重点布局单位。学院立足新能源通用航空领域积淀的学科先发优势,紧扣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以填补低空技术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缺口为己任,致力于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的创新发展平台,着力培育适应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秉持“重实践、促融合、拓视野、勇创新”的育人理念,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专业知识学习-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在低空飞行器设计、智能控制、性能测试、适航审定等核心领域的专业素养。以低空经济产业链为培养脉络,覆盖飞行器设计、适航认证、场景应用等全环节教学,着力塑造学生的系统工程思维与产业宏观视野;搭建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革新、模式创新、服务升级开展创造性研究,激活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学院现设有飞行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拥有"智慧无人系统研究院""低空经济研究院"两大科研平台,同时依托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辽宁先进通用飞机设计与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为学生搭建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创新培养平台。在研究生培养层面,已形成“通用航空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和“低空工程”两个硕士培养方向。此外,始建于1952年的学校航模队隶属学院管理,作为学院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持续为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优质平台支撑。

Ø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

本专业2016年招生,是国内第五个,东北唯一的飞行器适航类专业,是国家新工科建设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字头专业之一。专业针对航空产业与低空经济对适航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备航空专业知识,适航法规、适航验证与审定技术及适航工程管理等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被称为未来的适航审定工程师,飞机的检察官。毕业生主要从事军用、民用、通用飞机与中大型无人机的适航管理、验证审定、研发测试、维护管理与持续性适航等工作,就业单位包括航空航天科研院所、民航公司、航空企业、军工企事业单位,毕业生考研率在45%以上,其中大部分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的适航专业或航空类专业。专业具备研究生推免资格,拥有“中国民用航空沈阳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辽宁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全国唯一省部级适航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